谁杀死的百度

百度已死,有事烧纸?

听起来毛骨悚然。

含义能理解,但“已”字不是事实。
​不过,旧的百度某种意义上真的已经死了,新的百度是否能破茧而出尚不可知。

那么,谁杀死了百度曾经称雄的过往?

这篇短文,绝对不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分析,而从互联网规律的角度剖析。

不是“作恶”的错

百度目前的状态,公众将之归结于“作恶”的后果。但显然这不是百度今日困局的原因。“作恶”的企业多了去了,百度绝对算不上真正的恶人。

互联网从业者对这个事情的分析,不能随大流。

毕竟,医疗欺诈、假药等问题,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都轮不到百度,它也实在不可能具备彻底查证这个医疗和药品是否欺诈的专业能力。或者说,从百度的角度,若是来自官方的证书手续齐全的机构出了问题,那也真的不能只让百度背上这口锅。

可百度知道自己影响太大了,于是老老实实背上这口锅,并且确实开始担负起会承担后果的“监管机构”的责任,以确保自己在医疗这个利润大户上能够继续运转下去。

医疗企业也得靠百度活着,所以,只要彼此强烈需要,就算社会上的口风不站百度,百度在收入的损失上也并没有那么大。

不是信息流杀死的百度

不是主要原因。虽然信息流能够“猜到”你喜欢什么,但这种猜测的水平还是不够好,至少我对网易新闻的推荐没有感觉愉快,常常感觉愤怒——不是推荐的主题不对,而是大量自媒体的内容品质胡编滥造东拼西凑不堪入目。

再说,就算这些推荐和内容质量很牛(比如今日头条的推送确实品质要好不少),依靠这些推荐系统就能灭了人的好奇心和各种突发的信息需求,这绝对不可能,甚至这些推送反而会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,从而让用户产生进一步的搜索行为。

所以,信息流等智能推送不会显著降低人们的搜索需求,这也是为什么今日头条要自己做全网搜索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因此,信息流推送模式本身不可能杀死百度,信息流自己做搜索引擎让百度难受倒是很可能,但也到不了伤其筋骨的程度。

不仅中国,就算美国,各种社交媒体也没有降低谷歌搜索的次数。

但你可能会说,这些新媒体挤占了大量用户时间!不假,但搜索这样的产品,难道要拼用户时间?搜索引擎要做的,恰恰是让用户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的,然后离开搜索引擎。用户停留时间若是越来越长,反而意味着搜索引擎品质的下降。

互联网信息生态的根本性变化才是“凶手”

百度面临的根本性挑(zai)战(nan),是它已经越来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。用户认为的搜索引擎,应该是无所不搜的,但百度能搜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少,“乱东西”越来越多。

这,就动摇了百度作为一个互联网搜索产品的核心用户体验。

公众认为,百度是太“作”了。为了赚钱,百度搜索结果的第一页中包含了太多的广告(甚至是虚假质量广告),挤压了“好品质”内容的空间,所以才有今日。

但作为互联网从业者,必须独立思考,上面的问题是现象,但不是背后的原因。

百度在搜索结果质量上被大量诟病,尽管后果严重,但并不是自己造成的,更不是利欲熏心广告挤压那么简单。

互联网信息生态的根本性变化,尤其是“围墙花园”化,才是“真凶”。

过去,PC时代,web世界,大家都得依赖百度带流量,所以当然不敢“忤逆”百度,唯有一开始就“立志不凡”的阿里,敢立下“不让百度爬取淘宝信息”的战略举措(据说是当年卢亮力荐给马云并被采纳)。

但这其实就埋下了隐患。彼时百度强悍高傲,未必真正在意淘宝这样的“刺儿头”,但日积月累,百度抓取不到的优质信息越来越多,如钝刀杀人,慢慢消磨了百度的价值。

压垮骆驼的稻草是互联网的快速移动化,在app的帮助下,各互联网信息与服务商把围墙花园修的更高:微信的信息、头条的信息、各种短视频的信息,还有各种百度系之外的小程序,毫无疑问都与百度的搜索结果无缘。站长时代结束,信息从web端四散而去,全网搜索引擎这个名头,真正抓取的也只剩“半网”(web端),而且是已经不再性感的那一半。

Web上的内容生态没有那么繁荣了,作为生态首领的百度当然就变得非常难受。一个典型的征兆是:百度能够爬取的信息越来越稀薄,最后竟到了要靠“百家号”这样的自媒体流量“滥竽充数”之境。外人看起来荒唐,但百度却有不能言说的苦衷。虽然搜内容是百度的长项,做内容就绝对不是百度的基因了,可是web上缓慢而不可逆转的优质内容匮乏之势,让百度又不能不倾尽力量维持以自身为主的内容生态。

否则,搜不到东西的搜索引擎,还能叫搜索引擎吗。

此消彼长,则昏招迭出?

高质量信息在减少,而华尔街的期望却从未降低。

于是,百度的一些策略开始有了争议,在商业化的道路上,变得更激进。比如,搜索结果中竞价广告和各种广告数量占比极高、世界独一家的品牌专区、各种搜索结果上的创新型广告、贩卖百度贴吧管理权等等,这些广告的创意和吸金能力确实令人钦佩,但却慢慢消耗了用户的好感。

毕竟,搜索引擎的存在首先是普通用户的使用,短期赚钱和长期维护用户必须是一个平衡。这样的平衡不仅仅是百度的痛苦难题,今天也摆在小红书等新贵面前。

回头看看微信,为什么如此克制,可能张小龙更看穿了商业化的本质无法摆脱对普通用户体验的伤害。

百度另一个对抗之策是强化百度搜索产品的“粘性”,让它不仅仅具有搜索功能,更变成人们常用的另一个信息流渠道。如同今日头条要做全网搜索,百度搜索,也要做成“百度头条”。

不知道这是妙棋还是臭棋,毕竟当PC web端的搜索结果的右侧出现了“搜索热点”的时候,你就知道百度的目的早已经不是让人快速找到想找的信息,而是让人来了就别走。

这其实已经跟搜索引擎本身的初衷背道而驰了。或者说,百度自己,也已经在心底动摇了“搜索引擎”的价值,而走上一条从“本我”转向“非我”的道路?

题后

互联网信息生态的根本性变化,动摇了百度作为搜索引擎价值的根基,也引发了百度各种策略上的摇摆和前路的不确定性。这一根本性问题其实与百度的价值观无关,更不是因为百度“作恶”所致,即使真的拥有万众景仰的高尚价值观(这对商业企业来说根本不可能),百度也仍然难以避免今天的局面。这是中国互联网的特质,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互联网产业能够作为参照。

可能唯一真正算得上百度自身主观原因的,是它在数字行业结构急剧更迭的时间点,错过了战略调整的时机。造成在面对今日困局的情况下,不得不让自己在更加稳固的行业竞争态势下进行被动调整,辗转腾挪的空间已然全无。

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,也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生死考验。时间最是无情,那些没有在正确时间转型的,必然被时间抛在身后。

企业如此,个人亦然。

 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版权归宋星及chinawebanalytics.cn所有宋星的数字观 » 谁杀死的百度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评论 2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  1. #1

    基本上还是同意作者的观点。不过个人觉得还是百度作占了一大部分,搜素引擎想榨干站长。搞得好多站长都去做自媒体了。如果百度能好好研究算法,什么微信啊今日头条这些内容搜索不到的,一大批搬运工站长会给百度输血,然而百度自己作,不开百家号没流量,开了百家号现在又半死不活,搜索结果一堆自己的东西和广告,普通站长做站太难了。搜索引擎没站长的支持,你搜个毛线。

    奶爸建网站笔记5年前 (2019-08-09)回复
    • 也对!还是自己作!只顾自己捞鱼,从来不养鱼。也是咎由自取。

      宋星5年前 (2019-08-13)回复